股票配资行业讨论 光伏最大收购案余震:润阳16亿债转股求生,债主排队“变”股东 | 能见派

文 | 新浪财经 刘丽丽股票配资行业讨论
光伏史上最大收购余波未了。
自今年2月14日通威股份宣布终止向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后,润阳股份的走向越发扑朔迷离。债主们已纷纷变身为股东——自2024年财务危机爆发至今,润阳股份已经进行了七轮债转股操作,协议中普遍附带IPO对赌条款。
近日,锡装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以债转股方式通过持股平台对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阳股份”)进行增资,转股债权总额约为2569万元。锡装股份还称,将与其他投资人共同成立新的有限合伙企业作为目标公司的持股平台,有限合伙企业参与债转股预计总金额约为2.96亿元,持股比例约2.9506%。
润阳股份被认为是光伏行业产能出清的晴雨表。据消息人士透露,还有其他设备企业在和润阳谈债转股事项。弘元绿能、双良节能、金宏气体、威腾电气等公司均因合同纠纷起诉了润阳股份,也不排除这些公司未来也会通过债转股方式成为润阳股份的股东。
一年亏损近9亿,债主排队变股东
此前,润阳股份已经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了捷佳伟创、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以及京山轻机(维权)共计超过12亿元债务。加上锡装股份,截至目前,润阳股份已经将16.06亿元的债务转为股权。
去年润阳暴雷以来,盐城国资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对润阳增资10亿元,设备企业捷佳伟创、奥特维、罗博特科、高测股份、拓斯达、京山轻机等陆续把债权转成股权,均按照投前估值80亿元人民币对润阳股份进行增资。
但增资也签了“对赌”协议,约定“若目标公司(润阳)未能在规定时间前完成IPO上市,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且投资人换股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或投资人所持目标公司股权没有被全额收购,由承诺人按照约定回购投资人所持有的目标公司股权。”
协议中的时间节点定在2028年12月31日,在此之前完成IPO上市(A股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或被所持股份被全部收购,如果未能实现,润阳股份及其实控人陶龙忠作为主要责任人承担全额连带责任;悦达集团及其控股公司作为补充责任人,在主责任人没有能力履行债务或者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下按比例承担补充责任。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末,润阳股份净资产74亿元,负债总额却达到289.96亿元,总资产负债率高达79.62%,全年净亏损近9亿元。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的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债主们为何愿意选择债转股模式?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选择债转股也是在争取时间,未来最坏的结果就是润阳破产,之后做减值,而短期内让润阳倒掉,对各方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债转股能够避免大额坏账计提对利润表的冲击,但如果债务人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债转股或许仅是权宜之计。
悦达的背书可能也是让债主们愿意再付出一些时间的原因。事实上,2024年9月底,润阳股份的董事长已经由陶龙忠变更为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乃文。江苏悦达集团是全国500强企业,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便是其投资成果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润阳股份还作为被告涉及数起案件。弘元绿能、双良节能、金宏气体、威腾电气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因合同纠纷起诉了润阳股份。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这些公司未来也会通过债转股方式成为润阳股份的股东,“长远来看,万一润阳股份有机会翻盘,也可能赚到。”
IPO两年无后续,已开启裁员
留给润阳股份的,似乎只有一条路——上市,但要IPO也并非易事。有业内人士透露,润阳的研发部门也裁员了,还有欠薪传言。
润阳上市的事情由来已久。2022年3月,润阳股份申报创业板获得受理,2022年11月通过深交所上市委审核,在2023年6月29日取得IPO批文,之后就再无下文。
分析人士认为,当时润阳股份IPO原计划募资40亿元,按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计算,每股定价高达100元,总估值达到400亿元,期望融资额过高,可能是润阳上市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位润阳前高管曾透露,关于公司估值与融资额,监管层曾提出质疑,但润阳股份实控人陶龙忠本人非常坚持。随着光伏市场急转直下,加上环境收紧,其在规定有效期内未能完成融资,最终IPO折戟。针对该说法,润阳官方尚未回应。
2020年至2022年,润阳股份曾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电池片出货量前三,那是其高光时刻。之后形势就开始急转直下,随着光伏市场在底部持续徘徊,润阳之前被认为有交易价值的资产,也在大幅度贬值。
“硅料几乎报废了,电池和组件是过时产线,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一位光伏业内人士这样评价润阳。该人士表示,虽然通威股份之前提出的意向性收购,为润阳纾困争取了时间窗口,但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其实买新的比买旧的更便宜。
润阳面临技术转型滞后、被指控专利侵权、现金流承压等多重问题。2024年5月与9月,天合光能两度在美国向润阳股份及相关方提起诉讼,控诉其两项TOPCon技术专利侵权。
而今年2月,润阳股份有关人士曾经表示,润阳从未放弃谋求资本市场上市。
但错过了上一个上市窗口期的润阳,面对的局面已经更为萧瑟。2024年,在13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亏损企业占到40%,包括TCL中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在内的15家企业年度亏损分别超10亿元,亏损额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合计亏损超过530亿元。今年上半年“抢装潮”带动光伏装机再创新高,1-5月光伏新增装机相当于2024年光伏装机的七成,但仍未能拉动价格。
目前,光伏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产业链各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的产能均远超市场需求,导致价格持续承压,企业盈利空间大幅收窄。
光伏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一批企业虽然状况濒危,却未完全退出市场,尤其有地方国资接盘后得以续命,市场的自我出清很难彻底。
“死而不僵”的产能,随时在等待机会重开,供需关系没有改善,行业生存状况仍然堪忧。

责任编辑:屠欣怡 股票配资行业讨论
高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